硕学知识网

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

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(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教案)资料详情描述

  相关推荐

 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

 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

  教学目标:

  1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,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。

  2、会用公因数、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。

  3、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,以及激发学生对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。

  教学重、难点:

  重点: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,会求最大公因数。

  难点: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。

  教学准备:

  PPT课件,长方形的方格纸,小正方形纸若干。

  教学过程:

  一、预设情境、提出问题

  出示主题图:老师家贮藏室长16 dm,宽12 dm,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(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)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?

  二、探究交流,抽象概念。

  1、探究、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

  (1)合作探究

  提供学具,学生操作。

  (2)反馈交流

  得到:边长是1分米,2分米,4分米的地砖符合要求。

  (3)讨论交流

  还有没有别的铺法?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?为什么?边长是8分米呢?

  (4)了解公因数

  a、引出猜想:

  我们发现边长1、2、4分米的地砖能铺满,而且是整数块,其它的都不行。那”1、2、4″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?

  b、枚举验证

  16的因数有:1、2、4、8、16 12的因数有:1、2、3、4、6、12 c、利用集合圈加深感知,引出公因数名词

  (5)了解最大公因数

  利用铺最少砖引出最大公因数名词。

  2、巩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。

  a、完成做一做。

  b、巩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。

  3、抽象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。

  引导学生概括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(教师板书)

  三、尝试练习、探索方法。

  1、尝试:求最大公因数:18和27 2、交流反馈。

  四、巩固练习,完善新知。

  1、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。

  6和9 15和20 4和12 16和32

  (完成后,解决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)

  2、选择题

  (1)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_。

  A.4 B.6 C.8 D.16

  (2)甲数是乙数的倍数,甲、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。

  A.1 B.甲数C.乙D.甲、乙两数的积

  3、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。

  7/9 8/36 18/72 9/15 4、*小巧匠。

  12 cm 16 cm 44 cm

 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,不能有剩余,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?

  (完成之后,完善公因数的概念。)

  五、课堂小结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

  MSN(中国大学网)

  【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】相关文章:

 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反思(通用18篇)12-08

 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反思(通用9篇)12-15

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》优秀教案(精选10篇)11-22

  《最大的书》教案设计08-29

  《最大的麦穗》教案设计08-26

  找最大公因数五年级数学教案04-09

  《最大的“书”》教学反思04-11

 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-12

  《最大的书》教学反思10-13

  课文《最大的“书”》的教案设计08-26

赞 0
分享海报
版权声明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文章地址:硕学知识网 »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(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教案)资料详情描述
图片正在生成中,请稍后...

周五

09/26

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(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教案)资料详情描述

相关推荐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 《最大公因数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: 1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,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。 2、会用公因数、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。 3、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,以及激发学生对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。 教学重、难点: 重点:理

登录

记住我

注册